彩葉白蠟植物生產栽培及應用,3月上中旬春栽或秋栽,移栽時需帶土球,且適當淺栽后澆透水,并注意防治日灼病、卷葉蛾等,冬季注意防寒。
分布范圍:花葉
白蠟由
白蠟中選育出的品種,現河南鄢陵、信陽、漯河、洛陽有引種栽培。
園林應用:花葉
白蠟形端莊,葉形奇特,葉色新穎,美而不艷,是優美的行道
白蠟及庭陰
白蠟,尤其適于孤植、叢植于安靜休息區的草坪或庭院,還可與其他彩葉
白蠟搭配種植,形成多彩景觀。
形態特征:高15~20 m.白蠟冠廣卵形或扁球形,白蠟皮灰色或暗灰色,不規則長片狀剝落。葉卵形,長4.5~13 cm,兩側略不對稱,三出脈,基部以上葉緣具單鋸齒。葉表面具黃色、黃白色塊狀斑或條紋;▎涡裕,雄花簇生,雌花單生葉腋。小堅果周圍有薄翅,種子卵圓形、徑4--0 mm.種子干粒重28 g;ㄆ4-5月份,果期8-9月份。
生態習性:喜光,稍耐陰,耐干旱瘠薄,根系發達,萌芽力強,常生于石灰巖山地,為喜鈣
白蠟種,在肥沃壤土上生長良好。壽命長,生長速度較快。
繁殖栽培:嫁接為主。用本砧最好。砧木的培育方法是:果實由青變深黃色時及時采集,以免飛散,采后干藏,翌春播種。條播:行距25~30 cm,每667 m-播種量l-1.5 kg,播種覆土厚度以不見種子為宜,播后灑水,蓋草保濕。播后約o.5個月發芽出土,1年生苗高生長約60 cm,再分栽培養1年,即可用作砧木。枝接和芽接均可,接后及時剪砧,并加強管理至出圃。苗木主根較深,側根不多,起苗時應注意保留主根長度18-20 cm,并盡量多帶宿土以保持根系完整,苗木假植時間不宜過長。
分布范圍:產黃河及長江流域。河南許昌、漯河等均有栽培。
園林應用:白蠟為我國特產,是河南省三級珍稀保護白蠟木;ㄈ~白蠟由許昌范軍科等從白蠟實生苗中選出。該品種白蠟冠濃陰,葉色秀麗,可做庭陰白蠟或行道白蠟。
形態特征:由皂莢
白蠟中選育出的芽變新品種,落葉大喬木,
白蠟干或大枝具分枝圓刺。一回羽狀復葉。小葉3-7對,卵狀橢圓形,長3一10 cm,先端鈍,緣有鈍齒;葉幼時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