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適宜的栽植時期
適宜的栽植時期是指樹木所處的物候狀況和環境條件最有利于栽植成活,而且栽植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也相對較少的時期。因此,選擇適宜的栽植時期必須綜合考慮樹種的特性、當地的氣候條件、季節變化以及土壤狀況和勞動力等方面的因素。
栽植時期的選擇要以白蠟苗木栽植成活的原理為基礎,選擇地上部分蒸騰量小和適合根系再生的時期。一般來說,以處于休眠期的晚秋和早春最為適宜。
1)早春栽植
適于
白蠟苗木栽植的早春時期是指春季氣溫逐漸回升,土壤化凍,根系已經開始活動,但地上部分還未萌芽時。由于這一時期,新芽尚處于休眠狀態,消耗的水分少,易于維持樹體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水分平衡;此時樹體內貯藏的營養物質豐富,且早春根系有一個生長高峰,有利于再生新根;加之早春土壤化凍返漿,水分充足,便于
白蠟苗木的挖掘,有利于栽植后根系吸水恢復生長,因此早春栽植符合樹木的生長規律,有利于
白蠟苗木的成活。另外,春季栽植省去了越冬防寒的辛苦,對于冬季寒冷的地區或在當地耐寒性不強的樹種尤為適宜。
雖然早春栽植有很多優點,但也有不足之處:早春適宜栽植的時間持續較短,通常為3~4周,如果栽植量較大時,會需要較多的勞動力,而春季恰值農忙季節,勞動力不足,則很難完成栽植任務。若同時栽植多種
白蠟苗木,則需要根據樹種萌芽期的早晚安排好栽植順序,萌芽早的先栽,萌芽晚的后栽。另外,對于春旱嚴重的地方,春季氣溫回升快,使地上部分萌芽速度加快,加之早春風大,蒸發較強,樹體的水分平衡難以維持,因此會降低成活率。但冬季嚴寒的地方或不耐寒的樹種,還是以春季栽植為好。
2)夏季栽植
夏季栽植最不保險。因為這時樹木生長最旺,枝葉蒸騰量很大,根系需吸收大量的水分;而土壤的蒸發作用很強,容易缺水,易使新栽樹木在數周內遭受旱害。但如果冬春雨水很少,夏季又恰逢雨季的地方,如華北、西北及西南等春季干旱的地區,應掌握有利時機進行栽植(實為雨季栽植),可獲得較高的成活率。
近年來,由于園林事業的蓬勃發展,園林工程中的夏季栽植有逐漸發展的趨勢,甚至有些大樹,不論其常綠或落葉都在夏季強行栽植,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夏季栽植,特別是非雨季的反季節栽植,應注意的是:第一,在一般情況下都要帶好土球,使其有最大的田間持水量;第二,是要抓住適栽時機,在下一場透雨并有較多降雨天氣時立即進行,不能強栽等雨;第三,是要掌握好不同樹種的適栽特性,重點放在某些常綠樹種,如松、柏等和萌芽力較強的樹種上,同時還要注意適當采取修枝、剪葉、陰、保持樹體和土壤濕潤的措施;第四,是高溫干旱季節栽植除一般水分與樹體管理外,還要特別注意樹冠噴水和樹體遮陰和排澇工作。
3)晚秋栽植
適于
白蠟苗木栽植的晚秋時期是指地上部分進入休眠至土壤凍結之前的時期,落葉樹種在葉片自然脫落后即可進行移植。這一時期土壤的水分狀況相對穩定,氣溫降低,處于休眠的地上部分活動微弱,水分消耗少,易于維持樹體的水分平衡;此時樹體貯藏了豐富的營養,且根系還在活動,仍然能生長,甚至會有一個小的生長高峰,栽植后傷口能夠盡早愈合并可長出少量新根,有利于栽植成活和來年春季的生長;秋季栽植的適宜時期較長,且勞動力較充足,便于栽植。